<<  < 2011 - >  >>
1 2 3 4 5
6 7 8 9 10 11 12
13 14 15 16 17 18 19
20 21 22 23 24 25 26
27 28 29 30 31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话说“贝趣”

 

  对在绍兴工作的外地朋友来说,要融入绍兴的本土文化,必须得过“三关”。一是气候关,绍兴的气候冬天湿冷,夏天潮热,令许多人不能习惯;二是饮食关,越人菜肴风格独特,偏爱霉、臭、腌、腊,对素以姜、葱、蒜、椒为伍的人来讲要适应也颇有难度;三是语言关,这恐怕也是最难过的一关。都说绍兴方言难懂难学,尤以初来绍兴的朋友感触最深。如果你遇见一位只会方言,不讲普通话的本地人,那与之交流真可有点象“鸡同鸭语”喽。或许你会说上几句如“捻索西”、“奈格套”、“有数哉”,也知道它们的意思,但那仅仅是入门的小把戏而已。试问一下,你知道“摸亲朋(幼时蒙眼摸人猜姓名的游戏)吗?你晓得“枉长白驮”(长大了仍不懂事)么?“吃马肉”(挨批评)你懂不懂?还有更绝的,那就是“贝趣”。

“贝趣”是什么意思?非但绝大部分的外地朋友答不上来,就是绍兴土生土长的,要他正儿八经地阐述其涵其义,恐怕也有麻烦,往往只能大而概之,以一句“万能代词”或干脆一个洋文“X”了之。

查阅《绍兴市志》,“贝趣”记作pe处,意为“心照不宣的语言双方对有关人、事、物的代词”。“贝趣”在绍兴当地人的语言交流中使用极为广泛、频繁。下面举几例:

如:饭碗一放就出去哉,和伊狐朋狗友捻贝趣去哉(指赌博)。

又如:老早有毛病东哉,果然去查查是贝趣喏(指不治之症)。

再如:格俩天伊勿大正常,脾气古里古怪,刚则贝趣拈着哉(指鬼怪附身)。

还有,两人在一起议论某人,恰逢旁人在側,若指名道姓多有不便,则以“贝趣”代某人姓名,说:贝趣今朝又去捻索西哉等等,尽管放胆去说,彼此心照不宣,而旁人却一无所知。

也许有人要问:“贝趣“一词这么深奥,这么令人不得其解,你们绍兴人干嘛要发明这个方言词汇呢?这里我可得告诉你,这与越人做人做事低调不张扬、语言谈吐含蓄不直露的风格有关,或许还与绍兴师爷扯上点关系呢。

绍兴师爷,是明清官场中对幕僚的俗称。明代有“无绍不成衙”之说,到了清代,绍籍师爷几乎垄断了大小官府中的幕僚一职,绍兴师爷由此盛名天下。

绍兴师爷的特点是脑子聪明,口风紧,主意多,善于出谋划策,懂得审时度势,但大多不是朝廷命官。虽有做官之才,却无做官之命。处在官场特殊环境和地位中的绍兴师爷,往往不能直言不讳地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,就是朋友间传递幕后消息,也只能含而不露,有所保留。由此分析,“贝趣”一词,极有可能就是绍兴师爷的杰作。

举个例子。有朋友向师爷打听某案的结局方向,师爷明白,此案里对方后台甚是了得,可能不利于朋友一方。这本属办案机密,不可明说。碍于朋友乃世交,不能不透露一点,也得出一点主意。于是此时师爷就说:“哎,你知道贝趣的贝趣在京城里是贝趣啊,比咱家贝趣还厉害喏,看来你家贝趣的事情需得贝趣出马去贝趣贝趣才可贝趣呢。”此话旁人听来,如坠十里云雾,但那朋友一听,便可心领神会。

再讲个“贝趣”妙用的例子:据史书记载,清乾隆年间,朝廷大兴文字狱,文武百官乃至平头百姓稍有不慎,或因笔下生非,或因口无遮拦而遭来杀身之祸,甚至有竹匠因说了“篾青、“篾黄”(同为制竹席的材料,与灭清、灭皇同音)而丢了颈上头颅的奇闻。而绍兴籍的文人官吏们则很少有卷入其中的,因为他们稍稍“贝趣”一下,便可全身而退,确保头上顶戴乃至一家老小安然无恙。

“贝趣一词,在绍兴也有叫“贝库”、“贝老三”的,但其意大体相同。当然或许还会有更丰富的解释和用法,因为自古绍兴就有“十里不同音”之说,南面平水北马鞍,西边江桥东陶堰,方言的发音与城区有明显的差别。其音有异,其意其用法也会有些许变化,这里就不再妄论了。

绍兴,作为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,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,散发着独有的迷人魅力和韵味。绍兴的魅力在哪里?在秀丽的稽山镜水之间,也在我们身边普通的人、事、物里,真值得我们去好好“贝趣”一番。

 

  • 标签:贝趣。师爷 
  • 发表评论:
    天涯博客欢迎您!